帕米爾高原 PAMIRS
中巴公路 | 世界屋脊上的景觀大道
穿越帕米爾高原的中巴公路,擁有迄今為止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路面,和沿途最豐富精彩的自然景觀。
公路起于中國喀什,經紅其拉甫達坂出境,止于巴基斯坦的塔科特,全長1224公里。其中境內段415公里,境外段809公里。它一路穿行過喀喇昆侖山脈、興都庫什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千山萬壑,沿途跨越冰川末端21個。除了河流和邊緣地帶,有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度。
它不僅是一條交通大動脈,還是一條精彩的景觀大道。
從喀什平原開始,沿蓋孜峽谷上升至高原,隨后一路繞過群山、雪峰,翻越達坂,穿越河谷草甸,途經濕地,至紅其拉甫出境。不過幾百公里的路程,經過了豐富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環境。既有高原蒼涼險峻,亦有田園柔情多姿。
山川湖谷鋪展底色,異域風情勾勒點睛,夏秋冬春輪番換妝——中巴公路充分銜接了高原特色景觀并一路延伸,成為世界屋脊上一條耀眼的絲路綢帶,一步一景,一季一色,驚艷旅人。
古道天梯 × 蓋孜峽谷
中巴公路一路西上,沿途完全依著蓋孜河谷的山勢而建。
青灰色的蓋孜河從容有力地切開了高達7000多米的公格爾山系,為人們進入帕米爾高原深處提供了機會,搭建起了一條連接東西的通途。
埡口通途 × 蘇巴什達坂
“蘇巴什”意為“分水嶺”,位于慕士塔格峰延展的山腰處,是中巴公路國內段中工程最艱巨的地段之一,也是最壯觀的天然觀景點。
伴隨這條“之”字型山路緩慢抬升的視野十分廣闊,來時路像條銀灰色的緞帶穿行其間,既有坦蕩無垠的草原,又有巍峨壯麗的雪峰。
丹霞烈焰 × 奧依塔克紅山
面積前后近100平方公里的紅色碎屑巖沿河交錯分布,燦若丹霞,狀如烈焰,像是天上掉下的“五花肉”。
這里的山不僅有火焰赤紅的顏色,巖層還具有火焰般的形態。山、石、崖、巖,或平地拔起,或陡峭直立,或嶙峋如火炬。
白沙覆積 × 布倫山口
白沙山因白沙湖而生——它由湖底沉滯的白沙加之蓋孜河谷的狹管風吹積而成,銀白色的沙屑日日夜夜隨風揚起,日久經年吹拂收納,最終壘起一座銀沙覆蓋的沙山。
白沙山骨骼縱橫、肌膚灰白,在湖面之上,恰如沉默的臂膀,攬著白沙湖的柔姿,剛柔并濟,如高原眷侶。
雪峰林立 × 公格爾山群
隨著海拔接連升高,呈鉛灰色、鐵灰色的渾莽山脈拔地而起,覆蓋著積雪的山峰開始頻現。其中海拔最高的是公格爾峰,7649米。
它與海拔7530米的公格爾九別峰山體相連,是一對聯袂而立的姊妹峰,與其南面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同屬西昆侖山脈,被并稱為帕米爾高原上的“昆侖三雄”。
冰川之父 × 慕士塔格
慕士塔格峰大半個山體覆蓋著從山頂倒掛輻射四方的冰川,形如擎天金字塔,是帕米爾地標之一。其峰頂積雪覆蓋層厚度達100-200米,共有16大冰川,總面積275平方千米。
實際上,沿途喀喇昆侖山脈延伸著數千條正在消融的冰川,在這里踏出的每一步,都是與億萬年積雪的交鋒。
刨蝕冰磧 × 白沙湖
這片亦稱“恰克拉克”的冰磧湖,由古冰川刨蝕而成。
它承接了慕士塔格峰東坡冰川的康西瓦河輸送來的水汽,同時又融合了卡拉庫里河與木吉河,在峽谷與風口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片動態山水畫卷。
堰塞變色 × 喀拉庫勒湖
這片冰川堰塞而成的變色湖,是雪峰梳妝的鏡子。湖光山色,變幻莫測,天晴則柔美碧綠,天陰則瞬間變深,成為名副其實的黑水湖,如果在清晨日出時觀察它,它還會如色譜般不斷變幻出銀灰、湛藍、橘紅……
慕士塔格峰、喀拉庫勒湖和濕地的組合——峰頂皚皚白雪、山腰晶瑩冰川、山腳濕地草甸,以及零星點綴的牛羊和氈房,構建了帕米爾高原上最經典的美景。
田園牧場 × 塔什庫爾干河谷
翻越西昆侖山之后,中巴公路即將進入平緩開闊的南北向谷地,兩側褐色群山連綿,谷地景色溫和油潤,羊群與馬兒散落在水草豐美的綠色草灘上,偶有白色的牧民氈房點綴其間。這里是帕米爾高原的深處,中國塔吉克族的蕃息之地,塔什庫爾干河谷。
塔吉克族大半的人口,都集中生活在這片由河流養育的高原福地上。流淌其間的塔什庫爾干河,如同老祖母的一條臂膀,攬著河谷間的牧場、麥田和塔什庫爾干人日月交迭的日子。
河曲草甸 × 塔合曼濕地
冰川融水孕育的濕地草甸,在高寒里暈染出珍貴的一片生機。塔合曼濕地被當地人稱為“神花繁衍”之地,無數冰雪溪流匯集于此,道道九曲十八彎,蜿蜒舒緩,蕩氣回腸。
河曲、湖泊、濕地、兩旁是帶著雪帽的山峰、緩緩上升的山坡、平坦的青青草原、五彩繽紛的野花、低頭吃草的牛羊、石頭砌的平頂屋……
這里也是塔吉克人的天然草場,冬天牛羊、駱駝在此放牧。嚴冬過后,牧人還會來此打草,為牲畜準備一年的飼料。
邊境達坂 × 紅其拉甫國門
紅其拉甫在塔吉克語意為“血谷”,這里含氧量不足平原50%,風力常在七八級以上,一度被視為“萬山堆積雪、積雪壓萬山”的生命禁區。此處佇立著兩塊紅黑文字的漢白玉石紀念碑,一塊石中巴友好公路紀念碑,一塊是國境界碑。
這里是中巴公路東段的終點,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、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紅色國門所在地,與巴基斯坦一步之遙。
撰文 | 斑馬小姐
攝影 | 斑馬先生
感謝斑馬先生和斑馬小姐提供的素材
斑馬先生與斑馬小姐
一行兩人,游走四季
偏愛異域風情,步履遍布中亞南亞
癡迷民俗人文,常年行于西北偏北
上一篇
下一篇
中巴公路:世界屋脊上的景觀大道 | 行走帕米爾
詳細介紹